優艾智合董事長、聯合創始人張朝輝
肉眼可見的,中國頭部移動機器人公司優艾智合的“具身戰略”正在提速。
今年3月,優艾智合與西安交通大學聯合創立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研究院首次對外公布團隊打造的人形機器人矩陣「天演」,并亮相家族首位成員——輪式人形機器人“巡霄”。
5個月不到,優艾智合又在總部合肥發布“人形機器人家族”的第二位成員——雙足機器人“凌樞”。
8月5日,優艾智合聯合創始人、優艾智合-西安交大具身智能機器人研究院首席科學家趙萬秋在駱崗公園宣布“凌樞”將先對合作伙伴首發一千臺。
在“凌樞”發布會外場,它的家族親戚“巡霄”已經開始熟練賣起了冰激凌。具身智能浪潮下,中國人形機器人應用落地正在加速。
與“巡霄”的雙輪不同,“凌樞”擁有了雙腿。讓人形機器人站起來用了多長時間?
「一共25天」。
01/
25天
“凌樞”如何學會走路?
“‘凌樞’從誕生到學會行走,一共花了25天。”優艾智合首席算法專家冉東來告訴記者。
具體來說,就是從今年的6月16日到7月10日。
6月16日到6月20日,是仿生映射機器人總體設計階段。(通過行為特征提取和影射規則的構建,實現仿生影射)。
6月21日到6月25日,通過訓練,從仿真到仿真遷移。(所謂的“仿真遷移”,就是把訓練好的模型從一個仿真環境遷移到另外一個仿真環境,提升模型的泛化性。)
最后10天,則是從仿真向現實遷移。(目的是幫助“凌樞”從虛擬練會到真實能用。)
凌樞在25天中學會走路
“教機器人學走路,其實就像教小朋友一樣,做對了給獎勵,做錯會懲罰。”冉東來說。
這也就是AI強化學習的獎勵懲罰機制。
但是,機器人和人類一樣,都很會鉆空子。冉東來回憶,比如獎勵“凌樞”腳步騰空時長,鼓勵它邁開步子行走。結果機器人很聰明,它發現單腳站立騰空時間最長,就可以獲得最多獎勵,“它就一直維持單腳站立的姿勢。”
再比如,獎勵“凌樞”模仿人類步態,結果它就被導向橫向步態,“一直走螃蟹步”。
有一次,研發團隊把需要懲罰的行為給成獎勵。“本來是懲罰機器人重心偏移的,結果故意給成獎勵。‘凌樞’就以一種非常高難度的姿勢單腳站立并且維持平衡。”
凌樞練成的這一招后來被冉東來稱為絕世神功,“馬踏飛燕”。
今年7月10日,當“凌樞”從彎腰到站起來那一瞬間,最終能維持平衡的時候,歡呼聲掀翻屋頂,“這是這二十五天內最令人激動的時刻之一”。
02/
全球出貨量第一
被郭帆導演看中,出演《流浪地球2》
優艾智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西安交大具身智能機器人研究院院長張朝輝稱:作為“天演”系列的雙足式人形機器人,凌樞基于“一腦多態”具身智能大模型架構,已經實現多模態融合感知、自適應多臂協同操作、多形態移動控制和全域物流調度。
張朝輝,出生于1992年,安徽宿州人,西安交通大學機器人學博士研究生,是機器人專業科班出身專家型創業者,曾師從國家級領軍人才,“機械系統診斷與控制”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梅雪松教授。
張朝輝和優艾智合聯合創始人之一、CTO邊旭,都是梅雪松指導的博士生。
出自機器人和智能系統研究所的實驗室創業伙伴
左一為優艾智合聯合創始人、產品總經理許縉
左二為優艾智合產品總監、研究院首席科學家趙萬秋
左三為優艾智合董事長兼CEO張朝輝
左四為優艾智合聯合創始人、CTO邊旭
張朝輝上學時實驗組研究的課題就是“移動機器人的自主定位和導航”。“最開始做輪胎巡檢很機緣巧合,是因為第一個客戶在對接會上找到了我們。”張朝輝說。
2017年,優艾智合成立,英文名為“YOU,I,(RO)BOT(你,我,機器人)”,創始團隊大多來自于西交大興慶校區東南角的機器人和智能系統研究所。
隨著電子消費市場對物流自動化的需求提升,優艾智合確立了工業物流和巡檢運維兩個板塊——在工業物流中選擇聚焦于以半導體為核心的精密電子制造場景及電廠為核心的能源行業。
目前,優艾智合已經連續三年復合型移動操作機器人出貨量第一。在半導體領域全球市場份額第一,在能源化工領域全球市場份額前三。
電影《流浪地球2》開篇,劉培強在月球基地蘇醒,鏡頭掃過艙壁時,幾臺銀灰色的移動機器人正沿著軌道精準滑行,機械臂輕觸儀表盤監測數據。
有趣的是,這臺銀灰色機器人就來自于優艾智合。
《流浪地球2》海報 圖中工業機器人由優艾智合提供
2021年,優艾智合聯合創始人趙萬秋正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展位上調試巡檢機器人,結果被一位戴著鴨舌帽的男子看中,“這就是我要找的”。
趙萬秋后來才知道,“鴨舌帽”正是《流浪地球2》導演郭帆。
據趙萬秋回憶,劇組當天便敲定合作意向,“后來我們為《流量地球2》提供了14款工業級移動機器人,出演了電影中的太空站、數據中心等核心場景。”
03/
去年10月投產
90后在肥東新建未來上市主體
2021年10月,優艾智合入駐龍崗區金蘋果創新園區,建立了占地超過1萬平方米的研發中心與生產中心。
張朝輝后來說,從產業及研發角度來講,西安是好地方,高校多,應用場景也比較多。“但西安的創業環境,相對沒有深圳創業環境熱鬧。對一個初創公司而言,需要流動性才能獲得人才,深圳的產業鏈的迭代速度很快。”
2024年5月27日,肥東縣官微稱:總投資14億元優艾智合總部及智能制造基地項目正式落戶肥東。
“擬搬遷總部及未來上市主體,新建五個中心:研發中心、營銷中心、制造中心、創新中心、工程中心,一個平臺:生態伙伴平臺。項目總投資約14億元,全部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6億元,年繳納稅收8300萬元,新增加就業400人以上。”
優艾智合總部及智能制造基地項目正式落戶肥東
與此同時,優艾智合完成C輪14億元戰略融資,由合肥東城產投、吳興人才產業集團聯合投資,創下工業移動機器人領域單筆融資紀錄。
截至2025年,優艾智合投資者包括合肥肥東產投、吳興產投、熙誠金睿、方廣資本、IDG資本、松禾資本、藍馳創投、SIG海納亞洲軟銀亞洲、真格基金、英諾天使、常見投資、HAX(SOSV基金)、招商局伯樂、西交1896資本。
“肥東基地已于去年10月底投產。”優艾智合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在發布“凌樞”的同一天,張朝輝也發布“一腦多態”產業藍圖,描繪了“一腦多態”架構驅動多種機器人形態協同發展的產業愿景。所謂“一腦多態”,就是一個機器人智能大腦適應多種機器人本體具身形態,可根據具體應用場景選擇不同形態的機器人。
“‘天演’主要含義取自《天演論》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含義,背后關聯的是我們對于機器人將會不斷在生產力環境中進化的含義。‘一腦多態’底層邏輯在于,機器人應該被當做生產力而非生產工具,實際上客戶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產生價值的生產力,而不只是更好更便宜的某種工具,工業具身智能將邁入跨場景高泛化集群作業時代。”
天演家族
中安在線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皖B2-2008002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廣告發布誠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