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皖北大地,寒風瑟瑟,走進安徽渦陽縣西陽鎮王樓村瀚豐工藝品廠內,一群中年婦女正圍坐在一張桌子周圍,正忙得不亦樂乎,只見她們巧手翻飛,將材料串成花球,一個個精美的工藝飾品雛形乍現,再通過上彩、拼制、飾紋、包裝等工藝,原材料就成了大小不一、型款各異的工藝品。
這個開在村民家門口的工藝品廠,不僅讓本村和周邊村鎮的200多名群眾在家門口穩定就業,而且實現了“有活干、穩收入”的目標。
“我們家就是這周邊的,在廠里干兩三年了,不耽誤接送孩子上學,一個月能拿3000多元錢,對這份工作很是滿意!”正在打孔的王樓村村民李秀玲高興地說。
“這里按計件算工資,可以在廠里干,也可以帶回家做,工作時間靈活自由,既不耽誤干農活、做家務、照看孩子,還能掙錢,這樣的工作可真像是為俺‘量身定制’的。”王樓村魏莊群眾開心地說。
上游新聞了解到,三年前,一直在浙江省臺州從事工藝品生產的西陽鎮王樓村村民張素俠看到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的一封家書和雙招雙引政策,在家鄉創辦了瀚豐工藝品廠,不僅使自己的事業發展拓寬了路徑,也促進家鄉人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我們的產品主要有各類木制工藝品,編織工藝品及其他材質的手工產品,產品主要銷往歐美等國家,年產值達到1500萬元,常年為留守婦女提供就業崗位300個。”瀚豐工藝品廠負責人張素俠說“一直以來,鎮營商辦和村里在招工、物流、租賃、水電、返鄉創業等方面解決了我們不少困難,家鄉的營商環境非常好!”
“目前,瀚豐工藝品廠正著手通過電商平臺搭上發展快車道,采取‘電商+企業’的發展模式,進一步打開市場,引進新產品,將會解決更多的群眾就近就業,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王樓村黨總支書記楊愛貞如是說。(通訊員 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