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祁門縣中醫藥產業發展服務團工作人員深入安凌、柏溪、金字牌等鄉鎮的中藥材特色村、種植大戶和家庭農場,開展送產業指導、送政策信息、送技術幫扶等服務,進一步夯實鄉村中藥材產業發展基礎,做大做強中藥材特色產業,力求使產業得發展、群眾獲實惠,最終實現強村富民目標。
在祁門縣安凌鎮,中藥材種植大戶桂成杰一家人正在采挖已成熟的中藥材前胡,產業發展服務團的工作人員到現場了解前胡收成情況,征詢種植戶對正在實施的中藥材種植獎補政策的意見和建議;在中藥材種植大戶吳大勝的黃精種植基地,服務團對退耕還林地塊林下種植的黃精長勢緩慢進行把脈問診,指導種植戶做好除草、施肥、排水等田間管理;石壁山宏遠家庭農場是近年來高山林下黃精種植的典型示范大戶之一,前2年已經種植黃精千余畝,今年秋冬又擴大規模整理出500多畝山場,近幾天正在調運種苗,組織人力將種苗栽下地,服務團工作人員在現場了解到農場前期資金投入較大,而黃精種植產出周期較長,提出幫助農場爭取銀行信貸資金支持,助力農場健康發展……這是祁門縣“鄉村產業發展服務團”常規化工作的一個縮影。
為加快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祁門縣加大力度實施鄉村產業發展服務工作,各涉農部門重心下移、人才下沉、服務“三農”、惠農富民,并且統籌各領域涉農人才資源,組建鄉村產業發展服務團,努力把農民組織起來,把服務農村的各類主體動員起來,把支持“三農”的各類資源組合起來,進一步激活市場主體要素,激發農民致富的內生動力,從鄉村產業發展供給側、需求側雙向發力,推動全縣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鄉村產業發展服務團圍繞全縣特色優勢產業,深入到村、組、農業生產一線開展精準的專業技術服務,做到推進農業產業技術服務全覆蓋,努力創建一批“組織強、產業旺、信用好、治理優、鄉村美”的標桿村,輻射帶動周邊村,形成鄉村振興“滿天星”,全力打造新時代鄉村振興新典范。
為確保分類精準指導,使資源和產業形成較高程度的匹配,鄉村產業發展服務團在摸清鄉村產業發展基礎、研判產業發展現狀、梳理對接產業發展需求的同時,科學制定縣、鄉、村產業發展規劃,因地制宜培育主導產業、發展特色經濟,達到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目標。指導實施好“四帶一自”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加強產業項目長效管理;支持開展“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農業產業強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示范基地建設,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地域特色鮮明、鄉土氣息濃厚、產業基礎較好的種養產業,開發特色化、多樣化的產品,提升產業附加值;支持有條件的村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農耕文化體驗、農村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
指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村集體經濟組織完善民主管理、合同管理、經營管理、財務審計等各項制度,健全內部治理、經營運行、監督管理、權益分配等機制。引導建立風險緩釋體系,防范自然、市場、金融風險,提高鄉村產業發展競爭力。(錢新勝 陳瑤 倪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