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長豐縣積極響應安徽省號召,以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為目標,打造一批以馬郢村和青峰嶺村為代表的示范村,帶動鄉村全面發展和振興。
天朗氣清,花草繁茂,
文藝范兒的田園里
充滿了采摘的樂趣
如茵的草地上
傳來孩子們做游戲的陣陣歡笑
靜謐的美學館里
繪畫者們
盡享源于生活的藝術……
情園農場、創業者部落、讀蔬自然學堂、郢居鄉宿、馬郢聲學館等等,滿是田園和現代風情相結合的氣息,讓昔日的“空心村”蝶變為現在人氣集聚的“夢想之村”,“網紅”馬郢村成為了長豐縣以及全省鄉村發展的奇跡和樣板。
2014年馬郢村還是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要素制約的重重困境下,近期,馬郢村卻順利入選安徽省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名單。
有田園,那就把最淳樸的鄉村生活體驗呈現給大家。于是,2015年,一場助學、助農、助村的“馬郢計劃”正式出爐,2017年伴隨著計劃的正式啟動,昔日的省級重點貧困村從此翻開了嶄新的篇章。
鎮村合作成立合作社、黨建引領、能人帶動、與高校合作、引進全國創客獨立運營等,利用“田園優勢”馬郢村在城市和農村之間架設了一座橋梁,蝶變成為鄉村田園綜合體的創新樣板。
目前,馬郢村共吸引全國創客43家,年游客接待量40萬人次,村民年人均收入已從2014年的9000多元發展至如今的3萬多元,2022年村集體收入達150多萬元,走出了一條三產逆向帶動一二產的獨特的振興之路。
鄉村振興,以“人”為本,一切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共富。馬郢村發展的第一核心要義是“人”,只有讓本地村民“回得來”,才能真正實現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而讓新村民“進得來”,才能賦予鄉村更新的活力和色彩。
民宿、餐飲、家庭農場、微種養、電商等項目,馬郢村都會聯合當地群眾與創客一起合力打造,并鼓勵群眾差異化獨立發展。
從無到有的差異化發展,激發出馬郢人十足的內生動力,而因地制宜特質化發展,使崗集鎮青峰嶺村打出了一張山亮的生態名片。青峰嶺位于江淮分水嶺脊背地區,經濟發展原本受限,但青峰嶺村始終堅持“生態引領”,以提升綠化率為目標,重點發展林果產業,目前長豐縣擁有8.5萬畝碧根果種植面積,屬縣域種植面積全國第一縣,而青峰嶺村與周邊村共同種植碧根果共2.5萬畝,屬單體種植面積全國第一。
通過引進種植大戶,帶動當地村民共同發展碧根果種植,青峰嶺村用優良的生態產業打開了宜居宜業之門。
“風景”變“錢景”,近年來青峰嶺村盤活閑置土地和資產,拓展田園綜合體項目,將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旅游優勢,曾入選全國森林旅游扶貧案例典型,成為江淮分水嶺上“生態環境優良、景色秀麗優美”的明珠。
目前,青峰嶺村瞄準鄉村旅游市場的同時,還以城區“后花園”、“百果園”為市場定位,著力打造民宿酒店、青峰嶺田園綜合體等文旅項目,三產融合發展持續實現村集體經濟穩增長。
長豐縣深入實施安徽省“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積極落實、高位推進全域和美鄉村標準化建設、加速農文旅融合,確保到2027年,建成15個精品示范村,系統提升200個中心村,全面整治1198個自然村莊。
運維支持 | 合肥市廣播電視臺
素材來源|新合肥北城
點擊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