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前兩天參展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的情況,安徽信達家居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明感慨:“不虛此行!”
為期5天的服貿會于9月16日落下帷幕。提包、貓窩、儲物箱、花盆套,還有惟妙惟肖的貓頭鷹……各式各樣、工藝精湛的阜南柳編在服貿會上一亮相,便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嘉賓和采購商的目光。
“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服貿會,帶來的既有傳統的柳編籃子,也有結合編織工藝制作而成的相框,還有最近研發成功的新材料編織品。我們還見識到了不少工藝品企業在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方面的新成果。”李明告訴記者,公司成立于2015年,經過多年發展,現已建立現代化生產車間,擁有獨立研發實驗室、全自動噴塑流水線,投入使用了自動成型焊接機器人,協同研發行業領先的全自動激光切管機,現代化藤、柳編制品生產線具有年產20萬個藤編吊籃和30萬套柳編工藝品的生產能力。
“服貿會上,有來自歐洲和日本的園藝貿易商與我們洽談新開發編織藤條花籃。回來后,我們將加大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斷引進先進技術和工藝,推動柳編產業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發展。”李明說。
近年來,阜南柳編緊跟國內外消費者的需求與審美變化,積極拓展技術創新之路。從“編筐打簍,養家糊口”到“漂洋過海,俏銷市場”,阜南柳編產業已逐漸成長為強縣富民的支柱產業之一。
“我們是一家以木、柳、竹、藤、棕、草等為編織材料的工藝品加工企業,產品有16個系列、上萬個品種,涵蓋生產、生活、裝飾、觀賞等眾多品類。”金源柳木總經理孫傳金介紹,公司已連續9年參加服貿會,通過這個國際會展,一方面能充分展示柳編工藝品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內涵,進一步提升阜南柳編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另一方面能借助平臺與國內外采購商、行業專家進行溝通交流,增加與國際市場直接對接的機會,為拓展國際市場奠定基礎。
金源柳木是阜陽首個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連續多年獲評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其產品以出口為主,遠銷西歐、北美、東亞、東南亞、中東等46個國家和地區。
此外,記者了解到,該縣現有柳木文化產業鏈企業509家,2023年實現產值106億元,今年上半年,207家柳木文化出口企業累計出口2.3億美元,占全縣出口的83.7%。(記者 李一晴 通訊員 王婕娜 王雪麗 實習生 吳夢茹)